返回首页
【中国建设报】成都锦里古街繁荣的逻辑
来源:918博天堂古建筑    发布时间:2015-05-07    点击:1811



★ 中国建设报记者 肖正华 成都报道


去成都,一定会去锦里。这是很多外地人不约而同的习惯。但在2001年,当成都武侯祠正式对外宣布要将一墙之隔的那条普通锦里小巷打造成仿古商业街时,有人不屑,有人质疑:有商铺没人气的仿古街全国各地多的是,这条普通的蜿蜒小巷,真的能折腾出花样来?


转眼间,14年过去了,锦里不仅继续“活”了下来,还一年比一年繁荣,当初的那些质疑也都因此变成了惊讶。是什么让锦里延续了14年的繁荣?也许你多次到访过锦里,但未必知晓它一直繁荣的逻辑。


设计:让狭窄空间丰富多彩


作为武侯祠的一部分,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的锦里(一期)占地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仅350米。漫步锦里,整个古街布局严谨有序,娱乐区、餐饮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呼应,主题会所、餐饮、商铺坐落其中,水波灯影,别有一番意境。


而这一切都始于当初的科学设计。2001年5月初,经多轮竞标、筛选,成都918博天堂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918博天堂最后被选定为锦里整体规划及全部建筑设计负责人。经深入调研、构思,李918博天堂和他的设计团队最终决定将锦里一条街的设计分成三段式:前段主要体现餐饮文化,中段主要体现豪宅、府第文化,后段主要体现民俗文化,以立体再现明清时期川西古街风貌。内容上,分别集食宿、观赏、购物为一体,以带动整条街相关产业的发展。


“锦里的整体设计理念是以清末民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当初的设计方案数易其稿,我们最终确定在局限的、狭窄的范围内创造丰富多彩的空间,集中展现成都汉代锦官城内的繁荣商贸景象内涵,以及清末民初成都地区繁华民俗街的形式。鉴于此,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成都地区清末民初小式作法,除建筑体制均低于武侯祠外,尽量以民居形式为主,目的在于营造市井生活气息。”李918博天堂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景观设计上,李918博天堂告诉中国建设报记者,一切视觉范围内的景观,都具有古朴的、历史的情趣,规划中对东北面视觉较差的建筑采用“俗者屏之”的手法,对西面向武侯祠内之传统建筑则采用“佳者收之”的手法,以使街区有良好的视觉景观。


运营:让静态武侯祠“动”起来


锦里建成后打破了武侯祠原有的功能单一、以静态观赏为主的形式,使蜀民俗风情文化自然“活化”到了武侯祠这一品牌之中,既利用这一高附加值的黄金品牌弘扬了蜀文化,又使这一品牌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让整个武侯祠片区都“动”了起来。


在业态布局上,成都武侯祠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锦里的业态讲究的是精细和特色,基本上没有重复的业态分布,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闭环。


在拉动消费上,为打消游客对景区消费固有的抵触情绪,锦里的每一种业态都很讲究体验性跟参与性。锦里要求签约商家都尽量让游客亲眼看到整个消费品的原始生产过程,从而迅速拉近跟游客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活化”传统民俗上,锦里既有川西古镇“赶场”的热闹场景,又有特色小摊的民间艺人展演,或俗或雅,或精或巧。上述负责人表示,锦里每年以很低的管理费给这些传统民俗和老艺人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让他们活的有尊严,也看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希望。


“近10年来,我们陆续接待的全国各地政企考察团不下千次,都是为了解锦里的成功运营模式而来。而锦里成功的核心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在其他地方没有想到时,我们领先抢跑,市场化运营走在前面;‘地利’就是依托静态武侯祠庞大的游客量活化三国文化;‘人和’就是我们做了一件让当地市民都感到自豪的产品,锦里现在每年游客近千万,当地市民因此感到很自豪,很多本地人都成了义务导游。”上述负责人说。

 


【延伸阅读】锦里序


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漫游锦官故里,争仰蜀相遗徽。织锦、客栈,铜锣声声,追寻逝水年华;刺绣、竹编、当铺,花轿悠悠,勾起尘封记忆。结义园中,两碗绿茶尝川剧;诸葛井里,一眼碧水映风云。兰布幌子,远摇百种锦图;红纸灯笼,近照三国食阵。大浪淘沙,历史品味 。老街耶?网络空调,尽领时代风骚;新景耶?窗花石刻,昭示传统渊源。


人无衣不暖,衣无锦不丽。 蚕丛教养蚕,嫘祖创缫丝。锦江岸边,浪戏排排濯锦妹,歌如潮;成都城上,日照行行晒绢姑,彩似霞。府河微澜,不彰而流;锦里丝织,不胫而走。锦为两汉益州贡品,三国蜀汉战资。锦为身份象征,地位标签。成都机杼声响遏云,蜀郡女工衣覆天下。秦汉贱商贾,商贾纵然金如土,律禁穿锦衫;唐宋贵士子,士子宁可食无肉,习欲服纹绣。锦书一本,绣画千幅。南丝绸路上,牛拉马驮;东海涛中,船载帆推。西亚女用它扮美,波斯男以其示荣。


四百米古道诗与画,两千年桑海雷和电。环武侯以同体,面世界而共辉。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历史精品,复得更需珍惜;人类遗产,参与即是关爱。游武侯,计从心来;逛锦里,幻若梦临。休闲成都,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古祠新宠,碑碣匾联园苑,绝佳影视基地;老树嫩枝,吃住行游购娱,臻善旅游名区。


铭曰:名彰汉唐,街纳古今。 功著三国,客聚五洲。


来      源: 5月6日中国建设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cxNDU3MA==&mid=205376529&idx=1&sn=eeffc543e98ff347a6bf80992278d609&scene=5#rd

 

反馈邮箱1599529396@qq.com

作者简介:肖正华, 青年记者、作家、东方IC签约摄影师。已出版散文集《十年》、长篇小说《沉潜》、《公章》、《官方新闻》。